0757、大宋自作孽(1 / 2)

重建北宋 苕面窝 1915 字 3天前

“朕承道君皇帝付托之重,十有四日,金人之师已及都城。大臣建言捐金帛,割土地,可以纾祸。赖宗社之灵,守备弗缺,久乃退师。而金人要盟,终弗可保。”

“今肃王渡河北去未还,完颜宗翰深入南破隆德,未至三镇,先败元约,及所过残破州县,杀掠士女。朕夙夜追咎,何痛如之!已诏元主和议李邦彦,奉使许地李棁、李鄴、郑望之,悉行罢黜,又诏种师道、姚古、种师中往援三镇。”

“朕唯祖宗之地,尺寸不可与人,且保塞陵寝所在,誓当固守,不忍陷三镇二十州之民,以偷顷刻之安。与民同心,永保疆土,播告中外,使知朕意,仍札与三镇帅臣。钦此。”

靖康二年(1127)三月十七日,大宋朝廷居然用明诏的形式,对外发布一通收复失地的檄文,让李宪哭笑不得。

大宋君臣属于千古以来最奇葩的白痴,这个评价一点儿都不过分。

就算你要撕毁盟约,就算你要增援太原、收复失地,直接出兵不就得了。居然可笑之极地首先昭告天下,生怕敌人不知道自己要出兵,甚至还把统兵将领的名单公布出去。

谁都知道种家军、姚家军的大本营在何处,你现在把统兵将领的名单告诉敌人,只要不是傻子,都能够在地图上画出行军路线,这不是通知敌人做好半路伏击的准备吗?

李宪接到侦察兵传回来的消息,差点儿吐血的主要原因,就是第二次增援太原的战斗一开始,种师中就掉进女真鞑子的伏击圈,最后在熊岭壮烈殉国,种家军全军覆没,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种师中之死,并不是女真鞑子多么厉害,罪魁祸首就是小皇帝赵桓,还有满朝的文武大臣——不管他们是不是狗屁忠臣、奸臣,全都是出卖种师中、种师道、姚古两路大军的卖国贼!

当然,大宋朝廷如此自作孽,满朝君臣也是有理论根基的!

为什么要这么倒行逆施呢?原因有三点:

第一,那就是要显示小皇帝赵桓的英明神武,为了江山社稷,可以不顾生死奋起抗战。

第二,要彰显大宋朝廷的堂堂正正,收复失地一定要师出有名,绝对不能藏着掖着。

第三,种家军、姚家军号称大宋的擎天柱,提前把种师道、种师中、姚古的名字公布出去,实际上是准备吓唬女真鞑子,然后不战而屈人之兵。

李宪两世为人,当然知道大宋朝廷自作孽,还有更加深层次的缘故——太上皇赵佶准备说话了!

小皇帝赵桓迫不及待发布檄文,就是因为整个河南议论纷纷:太上道君皇帝,已经在镇江宣布复辟了!

虽然太上皇赵佶并没有发布复辟诏书,但是满世界的人都在传说复辟的事情,那就不是空穴来风。

对于皇家来说,天底下最大的事情并非江山社稷,而是屁股下面那把椅子的归属问题。

本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基本原则,小皇帝赵桓对于流言都不能等闲视之。率先发布宣战诏书,一方面可以让自己站在道义的制高点,另一方面可以吓唬贪生怕死的太上皇。

归根结底一句话:小皇帝赵桓发布宣战诏书、派出三路大军,并非真的想增援太原,而是希望战争赶紧打起来,彻底击破太上皇的复辟阴谋!

大宋君臣虽然都是白痴,但也不是十足的傻子。他们当然知道,只要宣战诏书发布出去,金国肯定会做出反应,战争就会在最短的时间内打起来。

大宋朝廷的这份宣战诏书,是满朝文武一致同意的。

不要以为奸臣才祸国,大宋朝廷忠臣祸国,开创了历史先河。

为了保住小皇帝赵桓屁股下面的那把椅子,满朝文武齐上阵,不惜葬送大宋三路大军,你不得不服气!

当然,对于提前暴露三路大军的行踪,李纲提出过反对意见,并且专门上书:“完颜宗翰在泽州,臣欲由邢、相间捷出上党,捣其不意,当可以逞。”朝廷不用。

李纲的意思是:趁着完颜宗翰的注意力都在泽州的太行陉方向,我突然从邢州、相州出兵,利用白陉古道突然侧击上党,就可以打完颜宗翰一个出其不意。

可惜的是,小皇帝赵桓认为出兵偷袭动静太小,无法震慑蠢蠢欲动的太上皇,没有同意这个出兵方案,反而命令李纲出使太上皇行宫,窥探太上皇的动静。

李纲虽然足够忠臣,但是志大才疏,还刚愎自用。他根本就没有搞清楚朝廷里面的核心利益所在,就在小皇帝赵桓面前上书进言,纯粹自己做死。

想当初,小皇帝赵桓为了防止太上皇赵佶复辟,仓促间同意姚平仲偷袭完颜宗望的大营重启战端,是因为小皇帝赵桓突然接到一份密奏。

前文说过,小皇帝赵桓登基之后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发出勤王诏命,但是江南、东南没有一兵一卒进京,这能没有问题吗?问题大大的有!

从镇江方面过来的勤王之兵,全部被太上皇赵佶给扣留了。从江南过来的勤王之兵,全都被太上皇赵佶勒令立即返回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