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1 / 2)

盛唐风流 凤鸣岐山 3897 字 2个月前

“娘娘可知汉末三国之旧事否?”

武后的话很平和,听不出丝毫的感情波动,似乎只是在聊天一般,可噶尔?引弓的心却是就此揪了起来,不为别的,只因他已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么句看似随意的问话背后隐藏着的杀机,这完全是种本能的直觉,毕竟噶尔?引弓自幼可是在吐蕃王庭里长大的,对帝王心机之类的事儿,有着天然的感悟,当然了,紧张虽是难免,可噶尔?引弓却也并不是特别担心,概因早在觐见之前,他便已是做足了功课,并不怕过不得此关,但见其假作沉吟之后,不答反问了一句道。

“略知一二罢,卿家对此可有深究么?本宫倒是好奇得很,卿家不妨说说好了。”

武后可不是那些只懂女红的村姑之辈,自小了起,便饱读诗书,于三国之事并不陌生,自是知晓噶尔?引弓这句问话背后的含义之所在,无外乎是在说当今朝局便是三足鼎立之势罢了,却也不以为意,毕竟这事儿只要不是傻子,都能看得出来,武后真正想知道的只是噶尔?引弓能否在这等错综复杂的局面下分析出己方的最佳之道路罢了。

“娘娘明鉴,汉末大乱,群雄逐鹿,唯三国得以幸存,何也,唯因曹操、刘备、孙权三杰皆出类拔萃者,故有相持不下之结果,是时,魏独强而吴、蜀皆弱,然魏国虽强,却无力吞并吴蜀,何故?无它,联吴抗魏之道也,今亦然如此耳。”

噶尔?引弓身子微微一躬,言简意赅地将三国鼎立之奥妙分析了一番,末了,话锋一转,点明了今日朝局下,武后一系的该行之道。

“嗯哼,卿家果然对三国之事颇有精研,如此,依卿家之见,本宫又该属魏蜀吴之哪家呢,嗯?”

武后个性素强,眼中可是容不得沙子的,尽管噶尔?引弓的分析大体无误,可武后却并不高兴,只因她已是听出了个中蹊跷,无非是在说她武后如今的实力比不过李显罢了,这可是犯了武后大忌讳的事儿,当然了,不痛快归不痛快,武后却并未就此发作噶尔?钦陵,而是皮笑肉不笑地追问了一句道。

“娘娘明鉴,请恕微臣直言,魏之所以强,并非在于挟天子而令诸侯,而是其兵多将广之故也,若离此,魏便是强也有限,所谓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道也,无非如此。”

武后的问话可谓是诛心之语,并不好答,无论是将武后比作哪一国都不妥当,真要是乱答了去,那后果可是不堪得很,这一点噶尔?引弓显然是看出来,故此,他并未直接回答,而是拐了个弯子地指出了兵权的重要性,而这,正是武后一系的命门之所在——别看武后几乎控制了大半个羽林军,手下也有着诸武子弟这些个所谓的将军,可其实都是些中看不中用的酒囊饭袋罢了,真要有事,半点用场都派不上,不说别的,就算七千羽林军全部出动,都不是东宫三千虎贲一个照面之敌,更别说李显这些年来在军中所建立起来的威望与暗中部署的人马不知有多少,倘若李显真要玩上一招“玄武门之变”,武后一系除了束手被戮之外,其实半点抵抗能力都没有,很显然,这等可能性不是没有,而是很大。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道?唔,爱卿此言颇是有理,今之计将安出哉?”

武后自然知晓己方最大的优势在于挟天子以令诸侯,而最大的劣势便是在军中无依无靠,前番之所以能挫败前太子李贤的政变,靠的也不是军队之力,而是耍了些阴谋手段,问题是那些手段对李贤可以用,却很难用到精明过人的李显身上,万一要是李显真起了用强的野心,武后还真不知该如何应对方好的,此时见噶尔?引弓一上来便揭破了自个儿最担心之处,武后脸上的笑容可就不见了,面色肃然地点了点头,接着往下细问道。

“回娘娘的话,联吴抗魏为上上之策,然,尤有不够,自身强方是真正的强,至于其余,不过都是细节耳。”

一听到武后将“卿家”改成了“爱卿”,噶尔?引弓悬着的心已是彻底放了下来,但依旧不曾将话说得太过具体,而是依旧谨慎地拿三国之旧事来言事。

“自身强方是真正的强?呵,看不出爱卿还是个说故事之能手,罢了,本宫累了,尔且先道乏罢。”

武后显然很是满意噶尔?引弓的谨慎,但并未有甚旁的表示,只是淡淡地笑了笑,便即下了逐客之令。

“诺,微臣告退。”

武后既已如此说了,噶尔?引弓自是不敢再多耽搁,紧赶着躬身应了诺,小心翼翼地退出了宣政殿,自行出宫回府去了。

“娘娘,此人虽是外蕃,却颇具经世之才,您为何……”

噶尔?引弓一去,始终默默无语地站在一旁的明崇俨可就有些按捺不住了,紧赶着出言追问了起来,只是话说到一半,又觉得不妥,便即尴尬地住了口。

“崇俨不必多言,此子如何本宫心中有数,才干是有,忠心与否却尚须考验,骤然降以大用,一者恐遭非议,二来也不免有拔苗助长之嫌,再看看罢。”

武后用人上从来都有着自己的套路,向不为旁人所左右,哪怕是明崇俨也不例外。

“娘娘圣明。”

明崇俨此番将噶尔?引弓推将出来,并无多少的私心在内,一门心思只是想帮助武后拉拢人才,可此时见武后似乎不打算重用噶尔?引弓,自不免有些失落,可又不好就此事纠缠不休,也只能是恭谨地称了声颂。

“崇俨之忠心本宫心里有数,如今春耕在即,万事当以此为主,崇俨须得在此事上多有表现才是。”

武后没理会明崇俨的委屈,微微一笑,意有所指地冒出了句不搭嘎的话来。

“啊,诺,微臣自当尽力。”

一听武后此言说得蹊跷无比,明崇俨不由地便是一愣,可很快便反应了过来,心不由地便是一震,但却不敢当面说破,而是含糊地应答道。

“嗯,如此便好,唔,不妨让个葛卿家也帮着想想法子好了。”

一见明崇俨已然领悟了自己的意思,武后脸色欣慰的神色登时便更浓了几分,似有意似无意地加了一句道。

“诺,娘娘圣明,微臣告退。”

既已猜知了武后的心思,明崇俨自是一刻都呆不住了,这便称了声颂,匆匆退出了大殿,打算去追先行离去的噶尔?引弓,却不料,他方才走出大明宫的宫门,入眼便见噶尔?引弓正笑呵呵地站在宫前广场的外缘处,脚步不由地便是一顿,自嘲地笑了笑,而后大步便行了过去。

“葛老弟怎地还没走?”

明知道噶尔?引弓是在等自己,明崇俨却还是故作不知地问了一句道。

“小弟若是走了,明兄还不得快马加鞭地赶,为免明兄劳顿,小弟还是老实在此恭候为上,明兄您说呢?”

噶尔?引弓自是知晓明崇俨是在调侃自己,自不会示弱,这便笑呵呵地反问道。

“哦?葛老弟还真有诸葛再世之能,这都能算到,哈哈哈……,走,上车再说!”

二人彼此间早就已是调笑惯了的,明崇俨自是不会计较噶尔?引弓话里的反讽之意,哈哈大笑地拍了噶尔?引弓一把,一哈腰,便已进了马车厢,噶尔?引弓见状,也没甚旁的话语,只是耸了下肩头,笑笑地也跟着钻进了车厢之中。

“葛老弟怎么一言不发,莫非是怪娘娘不曾重用于尔么?”

马车很快便启动了,沿着山道缓缓地向龙首原下行去,路虽陡,可车厢里却几乎察觉不到太多的震动,二人尽皆默默无语地端坐着,车厢里一派诡异的安静,到了末了,还是明崇俨最先沉不住气了,狐疑地扫了噶尔?引弓一眼,似笑非笑地开口问道。

“明兄何必故弄玄虚,说罢,娘娘究竟交待了甚任务来着?”

噶尔?引弓同样似笑非笑地横了明崇俨一眼,不紧不慢地吭了一声道。

“哈哈哈……,你啊,就是个小诸葛,甚事都瞒你不过,厉害,厉害,当真是后生可畏啊!罢了,不开玩笑了,娘娘说了,春耕乃是大事,须出不得差错,让为兄在此事上多加努力,不知葛老弟对此可有甚高见么?”

一听噶尔?引弓如此说法,明崇俨不由地便放声大笑了起来,好一通子狂笑之后,这才将武后布置下来的任务隐晦地说了出来。

“春耕么?唔,还真是件了不得的大事来着,是该慎重些才是!”噶尔?引弓一听此言,便知此乃武后对自己的最后之考核,心神立马便是一紧,口中呢喃地念叨着,脑筋却是急速地运转了起来,片刻之后,眼神突地一亮,已是有了主意,这便凑到了明崇俨的耳边,低声地述说了起来,直听得明崇俨脸上异彩连连,嘴都合不起来了……

第六百六十二章波涛汹涌(上)

仪凤三年二月初一,远征波斯湾的河西大军在兰州誓师出发,主将林成斌,副将李贺、萧三郎,全军共计两万一千余众,皆骑乘,行程极速,二月初九便已出了玉门关,沿丝绸之路南路浩浩荡荡地杀向吐火罗(今阿富汗一带)。

大军一出,李显头上压着的那顶总揽出征调度事宜的差使自然是就此收了尾,至于后续战事将会如何,已经不是李显能够把握的事儿,并非李显不想关注,而是无法关注,毕竟这年月的通讯实在是太落后了,纵使有着信鸽、飞鹰等传讯手段,可离实时通讯却是差得太远了些,这等情形下,李显也只能是相信林成斌的能力,将全盘战事尽皆委托于其,自己却是将精力全都集中在了春耕大事上。

民以食为天,此乃颠扑不破的真理,无论哪个朝代,粮食总是制约国力的最基本因素之一,至于春耕,那就不用多说了,一句“一年之计在于春”就可以很好地解释春耕的重要性,李显借着海外粮种推广的名义,早已是顺顺当当地将与农事有关的一切朝务全都牢牢地把控在了手中,春耕的相关部署自然也就成了李显眼下的工作之重心,不说别的,光是处理每日里从各州报上来的折子,便须得李显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纵使有着狄仁杰、张柬之等一众精明强干之手下帮衬着,李显也一样忙活得晕头转向,那可真是天不亮就起,夜深也还不得歇,饶是李显身子骨强健,都有些个吃不消之感。

身心疲惫还算是小事,真正令李显头疼的却是传统势力的顽固,在北方诸州还好,毕竟有着去岁的底子在,粮种的推广并无甚太大的关碍,接受度极高,绝大多数州县都已完成了相应的推广之任务,引种的番薯、玉米等植物的种植面积比之去岁有了一个巨大的飞跃,已逐渐取代了稷(小米)、麻等产量不高的传统植物,尤其是李显高度重视的关中地区,海外粮种的种植面积更是全面压倒了传统植物,可在南方诸州,海外粮种的推广却是有些不尽人意,不止是民间多有抵/制,便是州刺史一级的官员们也颇多怨言,哪怕李显三令五申地下了文,又派出不少专使到各州巡视,效果却依旧不佳,直到李显专门下文以财税补贴为代价,这等情形方才略有好转,只是效果么,还是有些个差强人意。